美艾利爾Alere:并購與被并購的傳奇(IVD業內人士必讀)
核心提示:近日,體外診斷行業(俗稱IVD)有一則牽動業內人心的特大新聞:IVD大鱷雅培(Abbott)宣布以58億美金收購POCT霸主美艾利爾(Alere),不僅使雅培一舉登上僅次于羅氏的全球IVD行業第二把交椅,POCT的市場格局更是就此改變。 縱覽各大媒體的報道,基本都以傳遞新聞為主,鮮有深入挖掘內幕之作。醫療船長結合自身在IVD行業的粗淺經驗,聯合來自美國的資深會計師Maggie LUO,為大家奉上精美大餐,歡迎網友們拍磚。 一美艾利爾簡史 美艾利爾者,POCT霸主也。全球專業POCT(即時檢測,point-of-care testing)市場規模約為60億美金,約占整個IVD市場600億美金的10-11%。Alere的2015年銷售額約25億美金,占整個POCT市場份額超過40%,是當之無愧的老大。 自2001年從INVERNESS MEDICAL TECHNOLOGY., INC. 獨立出來成立INVERNESS MEDICAL INNOVATIONS, INC,在美國證券交易所(ASE)掛牌,交易代碼IMA。2007年在ASE被紐約證券交易所(NYSE)收購后轉至NYSE繼續交易。 公司通過堅定的大量收購獲得跨越式成長。2010年,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際,懷著更大的夢想,也為了向投資人講述更偉大的故事,改名Alere,號稱向“連接病人的健康管理”理念發展。 2014年,因為公司一直不盈利,投資人無法繼續忍受公司創始人兼CEO Ron Zwanziger的忽悠,請他下課;同時把強生骨科前總裁Namal Nawana挖來接替Ron對公司進行深度手術。 然而這時候的Alere經過一路高歌猛進的收購征戰,已經債臺高筑;加上經濟不景氣、美元升值和內部整合與運營困局等因素,新任CEO也無力回天。2016年初,在全球醫療并購狂潮中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雅培宣布收購Alere。至此,Alere正式退出歷史舞臺。二美艾利爾并購成長邏輯 在2001年前,美艾利爾的老板Ron Zwanziger,一位猶太商人,做了兩件大事:把一部分血糖賣給強生,就是LIFESCAN;把另一部分血糖賣給雅培,就是Medisens。因為有禁業協議,所以Alere直到2011年才又通過并購回歸血糖檢測領域。 1、通過并購建立產品組合業務版圖 2001年后的發展,一直不溫不火,營業收入在3-5億美金左右(2006年前),在IVD行業并不突出。 2006年,通過兩步法并購杭州艾康的快速診斷業務,并使之成為轉移發達國家生產的基地,這招還是蠻有眼光的。 更大的機會出現在2007年,通過從貝克曼虎口奪食,把Biosite納入囊中,成為其組建心血管快速診斷業務的基石,此后在POCT領域一發不可收拾。 2007年還收購了Alere Medical, 一家做健康管理的公司以及其它健康管理相關的公司如ParadigmHealth等,為后來改名及擴大公司的愿景奠定了基礎。 2010年收購韓國Standard Diagnostics,一家做傳染病檢測的公司,擴大了在傳染病領域的版圖。 2011年又通過惡意收購公開市場上的股票,有點類似寶能和萬科的戰役,取得血糖檢測公司Axis-Shield公司的控制權,結合之前收購的Arriva公司,全面進入血糖檢測領域,搶占了大片市場。 2013年,在代理了多年加拿大公司Epocal的血氣及電解質業務后,成功全資收購至麾下。不過,此時的美艾利爾已經是收購戰場的強弩之末了。 2014和2015,不堪重負的Alere逐漸瘦身,陸續出售非專業POCT業務如健康管理業務。 2、通過并購渠道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 除了并購業務和產品組合之外,美艾利爾也通過大量并購渠道的方式獲得市場和客戶。比如在中國的艾康及其渠道,在韓國的Jinsung Meditech, Inc.,在巴西的Prodimol Biotecnologia S.A.,和Bioeasy Diagnostica Ltda.,在印度的Spectral Diagnostics Private Limited,在印尼的PT Mega Medika Mandiri,在哥倫比亞的Biosystems S.A.,以及在阿根廷的Biolinker S.A.等等。三經典收購戰(Biosite) 2007年,Biosite作為一家上市公司,正在尋找買家。那時的Biosite到底是一家什么規模的企業?醫療船長通過翻閱它的2006年報發現,當年他們的銷售額是3.086億美金,較2005增長6%;毛利率很高,達70%左右,凈利率在20%左右,是一家很賺錢的公司。 作為其試劑合作伙伴(買家)的貝克曼庫爾特,出價高達15.5億美金(以每股85美元價格收購),已經比原來的股價高50%了!這位眾人眼中*佳的婆家,已是志在必得,還簽訂了合并的協議,并對外宣布了消息。 誰料此時殺出了程咬金——持有Biosite 4.9%股份的Alere,旋即展開行動,僅花兩天時間調查和談判,宣布用18億美金把其收歸囊中(以每股92.5美金價格收購),氣得貝克曼直罵娘,可市場不相信眼淚,貝克曼煮熟的鴨子飛了,業界為之震撼,也讓彼時還叫做INVERNESS的Alere一戰成名。 2012年,醫療船長在一次國際會議上遇到貝克曼當時的CEO Scott Garrett先生,談起那場收購戰,他還說Ron是個瘋子,長遠來說不會有好果子吃的。當時Ron還是如日中天,不想幾年后不幸被Scott言中。圖:Scott Garrett先生與醫療船長 四美艾利爾的業績表現 為了看清楚Alere的業績,醫療船長收集了2004-2015年間的營收和利潤的情況供大家參考。從中不難發現,2007年收購Biosite是Alere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事件,直接幫助Alere步入超十億美金營收的IVD公司,一舉成為POCT細分領域的霸主。 此后通過持續的并購整合,在2013年成功把營收推高到超30億美金的頂峰。橫向對比一下我們熟悉的邁瑞醫療,2014年的整體營收是13億美金,而且包含了四大產線,IVD業務僅有4億美金左右。五美艾利爾的致命傷 醫療船長認為,Alere公司存在以下幾個致命傷: 1、目標太大、太超前 當2010年Ron在推廣他的理念“Connected Health”(鏈接健康)的時候,估計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在干什么,尤其是他寄予厚望的Alere健康管理業務板塊一直沒有很好的增長之后。 據說Ron的目標是通過并購把公司營收做到80億美金,可事實上,公司在2013到達頂峰30億美金之后就在走下坡路了。2014年新任CEO Namal一再強調要聚焦在專業POCT業務上,不要談論什么大健康、大數據、云端等虛無縹緲的概念,但這時內憂外患的Alere已猶如負重累累的大船,再無力轉舵,行將拋錨。 2、收購太多、整合太少 醫療船長粗略地統計了一下發現,從2006年到2014年期間,Alere共進行了大大小小涉及100家公司的并購,總收購金額為73.6億美金。其中收購代價**的就是Biosite的18億美金,那一年的收購數量*多,達21家公司! 而收購的公司遍布世界各地,既有發達國家歐美日,也有發展中國家;既有重要市場,也有無足輕重的市場如臺灣等。很難理解他們的并購戰略,看來Ron未竟的夢想是要征服全世界??! 3、借債太多、盈利太少 截止到2014年底,他們的長期債務是37億美金,光利息支出這一項就很驚人。每年的虧損額少則幾千萬美金,多的一年(2010)則高達10億美金。Alere也算是我見過的這么多公司里頭,每年虧損巨大還能撐15年的公司里的奇葩了。 4、壓倒大象的**一根稻草 2012年6月FDA對Alere在**亞哥原Biosite的工廠進行了審核,并發出了警告信,直接導致兩款產品的召回。雖然此后進行了大量的整改,但他們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。 FDA在Alere發展過程中關鍵時候的致命一擊,成功阻擊了Alere的發展步伐。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,Alere在公司運營層面花費的功夫不如收購花的多。 六世間再無美艾利爾 在醫療船長的心目中,Alere一直是傳奇公司的代名詞。從2001年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成為公眾公司開始,就一直新聞不斷。她的每一次動作,都讓人嘆為觀止,同時也讓人捉摸不透。在她僅有的15年生命中,她被譽為POCT行業的挑戰者和攪局者,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壞小子,是桀驁不馴的獵豹,是IVD行業的堂吉訶德式悲情英雄。被雅培招安,昭示了POCT行業一個時代的結束。她的成長和衰落史,是業內人士研究POCT產業發展的一部活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