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斯坦??蒲袌F隊通過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中風,成功讓癱瘓或者存在其他障礙多年的患者重新獲得了行走、運動、講話等生活技能。這一醫學突破給成千上萬承受中風后遺癥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。
盡管目前的臨床結果僅僅在小部分患者身上得到了積極的驗證,但是結果卻是振奮人心的。該技術逆轉了中風癥狀,有望改變中風患者已被宣判的人生,并可應用于創傷性腦損傷、神經性衰退疾病等多種腦疾病的治療中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《Stroke》期刊。
中風
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,多發于中老年群體。中國每年會有150萬人因為中風而去世,美國每年新增或者復發的中風患者達到近80萬。中風發生突然,幸存者中約80%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,包括癱瘓、偏癱、失語等等。
中風主要包括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。其中,缺血性腦中風*常見(87%),主要是由于大腦血管堵塞,富含氧氣的血液流通不暢形成凝塊后導致的。而出血性中風則是因為大腦血管破裂引發的。
中風常用治療手段是血管溶栓,但是必須在“黃金時間窗”(發病后4.5小時)內接受藥物治療,以確保**限度的有效治療和恢復。這意味著患者至少需要在發病3小時內到達醫院。然而,這一救命時間常常被耽誤在路上。就診時間的延誤,會大大增加患者殘疾的概率和程度。
干細胞移植治療,逆轉殘疾癥狀
來自于斯坦福大學的神經學教授Gary Steinberg帶領團隊證實干細胞移植技術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。
他們選取18位中風幸存者進行臨床試驗。這些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1歲,距離他們第一次中風已經有6個月至3年之久。所有的患者都存在運動障礙,包括無法控制手臂、無法自主走路等等。
研究團隊選取SB623干細胞作為治療細胞,將其注入患者因中風損傷的大腦區域。SB623細胞屬于間充質干細胞(MSCs),采集自兩名健康捐贈者的骨髓,并通過實驗室培養加以修飾大大增強了大腦功能。術后,患者還會接受包括大腦成像、臨床評估、血液檢測等在內的身體監測,時間長達12個月。
干細胞移植治療一個月后,研究人員就發現患者開始出現恢復的跡象,且隨著時間推移好轉程度逐漸明顯。Fugl-Meyer評估是針對中風患者特有的運動技能測試,結果顯示,接受治療的患者這一測試分值上漲了11.4分。
被改寫命運的患者
近一半的患者在干細胞治療后都出現了積極的臨床效果,且他們運動功能的改善已經持續了超一年以上時間。
Sonia Olea Coont和她丈夫
2011年,年僅31歲的年輕姑娘Sonia Olea Coontz突發中風,雖然幸存但是右臂癱瘓、右腳部分麻痹,因而生活常常需要借助于輪椅。兩年前,Coontz接受Steinberg團隊的臨床治療,術后她重獲了移動手臂、獨立行走的能力,并于去年結婚?,F在的她正在逐漸恢復,并已經懷有身孕。
Steinberg團隊希望這一治療技術能夠應用于更多的中風幸存者,讓他們重獲獨立且有尊嚴的生活。
有望治療神經性衰退疾病
78%的受試對象都出現了暫時性的頭痛,還有一些患者出現了惡心、嘔吐,但是沒有出現血液異常。
研究人員驚奇的發現,SB623 細胞注入患者大腦后僅僅能夠存活1個月左右,但是患者癥狀改善卻能夠維持數月。Steinberg博士推測,這一積極效果主要因為SB623 干細胞能夠修復中風受損大腦區域,促進新細胞的分化使其神經組織再生,從而重塑運動功能。
研究人員認為,這種治療可能不僅僅局限于中風患者,它還有望治療創傷性腦損傷,甚至包括神經性衰退疾病。
這一治療技術成功的關鍵在于運用了間充質干細胞,不會被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排斥。所有臨床受試對象都服用了免疫抑制藥物。目前,研究人員計劃通過擴大患者數量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,該實驗正處于臨床Ⅱb期階段。